局部电镀的绝缘方法有很多,不论采取什么样方法,目的是要把非镀部位绝缘保护好,而受镀面要得到结合力良好镀层。 常用绝缘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包扎法。包扎法是运用普遍绝缘方法。用薄塑料布条或者胶带将非镀部位包住。适合于轴类等形状不复杂零件的绝缘。
第二:堵塞绝缘法。此方法适合零件上的各种孔眼部位,特别是不通孔。塞子要用硅胶塞或乳胶塞。
第三:嵌入绝缘法。在镀硬铬时,用金属铅堵塞零件上不规则的孔。金属铅即不溶解还可导电,在尖角处还可起到保护阳*的作用。
第四:胶带绝缘弦。使用耐高温、耐酸碱的胶带,将非镀部位粘位。适用于不规则形状零件的绝缘。
第五:涂蜡法。将加热到200℃的蜡液均匀地涂覆在零件的非镀表面。 这种方法适用较复杂的零件,涂层耐酸碱,在溶液中稳定,不易脱落。但涂蜡法只适用于溶液温度低于60℃的各种镀种。
第六:帽套绝缘法。有些产品上有许多带螺纹的螺钉,为保护螺纹,可选用橡胶做成的帽套,直接套在螺钉上,起到保护作用。 斗气:套塑料管。主要用于绝缘塑料的内孔或圆柱的外表面,此方法简单、方便,但由于塑料管与零件之间。
电镀时,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
1. 按电化学性质分类
可分为阳极性镀层和阴极性镀层。
(1) 阳极性镀层
镀层金属的电势比基体金属的电势低的镀层叫阳极性镀层。海洋环境下的铁制品表面镀镉,有机酸环境下的铁制品表面镀锡等。
(2) 阴极性镀层
镀层金属相对于基体金属的电势高的镀层叫阴极性镀层。如钢铁件上的铜、镍、铬、金、银镀层等。阴极镀层只有在它完整无缺时,才对基体金属起保护作用。
电镀挂镀滚镀的定义
一:挂镀,挂镀是工件装夹在挂具上,适宜大零件,每一批能镀的产品数量少,镀层厚度10μm以上的工艺。
二:滚镀,制件在回转容器中进行的电镀。适用于小型零件。
滚镀适用于受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无法或不宜装挂的小零件的电镀,它与早期小零件电镀采用挂镀或篮筐镀的方式相比,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而且镀件表面质量也大大提高。所以,滚镀的发明与应用在小零件电镀领域无疑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目前,滚镀的产量约占整个电镀加工的50%左右,并涉及到镀锌,铜,镍,电镀加工厂,锡,铬,金,银及合金等几十个镀种。
滚镀已成为应用非常普遍且几乎与挂镀并驾齐驱的一种电镀加工方式。